谷雨古诗19篇
谷雨古诗(1)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木兰花慢》 作者王恽 朝代元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 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采茶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作者林和靖 朝代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七言诗》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关于谷雨的古诗【五篇】】
谷雨古诗(2)
三一文库(>
谷雨古诗(3)
关于谷雨的古诗词
【篇一:诗说节气 谷雨】
诗说节气 谷雨
徐廷华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咏谷雨的一首《七言诗》。诗中表达了在不刮风、不下雨的晴和天气里,翠竹刚刚吐出新叶,傍晚微凉,友人到访,与之论诗作画、品茶赏竹的美好心境。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今年谷雨为4月20日。谷雨,顾名思义,播谷降雨是也。如《群芳谱》所言:“谷雨,谷得雨而生也。”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谷雨时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民间农谚有“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等句。除了郑板桥的那首颇有名气的谷雨诗外,古代诗人还留下了不少写谷雨的佳作。
有借谷雨即景寄怀的:
孟浩然在《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诗中云:“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许浑的《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诗说:“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唐寅《牡丹图》诗道:“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谷雨时节正是新茶上市之际,诗人们常会围桌品茗吟诗:
林和靖的《尝茶次寄越僧灵皎》一诗写道:“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清乾隆皇帝也写了首《观采茶作歌》:“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毕竟是皇帝,那口气实在是大。
写得最美的要数宋代诗人仇远的一首《浣溪沙》词,活脱脱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词云:“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这是现代诗人吴藕汀写的一首《谷雨》诗。整首诗描绘了谷雨时节的诸多景物,给人以联想,思绪也跟着走进“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意境里,走进那柳树飞絮、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的浓浓春意中。我特别喜欢这首诗,还是早年抄在笔记本上的。因为谷雨时节于自然界是生百谷,于人则生梦想。
【篇二:关于惊蛰的诗词(一)】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每年3月5日-3月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名称演变
该节气在历史上原本被称为“启蛰”,本意为蛰虫开始活动。《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在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啓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啓”,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当时发音不同但略近的“惊”字。但因为意思从“开始”变成了“惊醒”,时序略有不合,因此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 立春 ? 啓蛰 ? 雨水 ? 春分 ? 谷雨 ? 清明
汉景帝代 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啓”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啓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子,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后来,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啓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惊蛰节气诗词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农忙季节
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
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每年3月5日-3月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名称演变
该节气在历史上原本被称为“启蛰”,本意为蛰虫开始活动。《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在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啓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啓”,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当时发音不同但略近的“惊”字。但因为意思从“开始”变成了“惊醒”,时序略有不合,因此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 立春 ? 啓蛰 ? 雨水 ? 春分 ? 谷雨 ? 清明
汉景帝代 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啓”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啓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子,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后来,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啓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惊蛰节气诗词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
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农忙季节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
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篇三:谷雨诗会】
春天的诗
春天的故事
落进浓雾的早晨
润湿了整个春季的鸟啼
啼音浸泡过的记忆源于聪明的鸟类
寒号鸟衔着冬季的眼泪
燕子啄起雨湿杏花的春泥
各自彻筑各自的樊篱
同是为了一个短暂的春季
同样难免花期的别离
忠贞的子规吐出血的美丽
凝成一粒粒殉情的种子
深藏于幸福的冢穴
即使不会萌芽
却也为有限的生命作了标记
那是什么,远远的……那是什么,远远的是秋风追赶落叶
是春雨淋洗绿枝
是雪水流过窗前低低的足音
是白杨穿过秋夜微微的叹息?
那是什么,远远的……
是水花的波澜
是海潮的汹涌
是虎豹裂肝碎胆的吼叫
是雷电捶天击地的闪鸣?
那是什么,远远的……
是青蛙整齐的合奏
是蜜蜂单调的短歌
是城市振翅的喧响
是生活拥攘的潮波?
那是什么,远远的……
是鼓膜的抖动
是瀑布的轰隆
是麻雀惊喜地议论早晨
是寒鸦凄凉地送别黄昏?
那是什么,远远的……
是生命一下下机械地跳动
是铁砧一阵阵飞溅的火星
是煤在火中的欢笑
是锌和铜在相熔?
那是什么,远远的……
是什么,远远的 ……
我在梦中听不清……
春天
风起绿了风
雨飘绿了雨
春天一觉醒来
扑进我们怀里
刚刚醒来的小溪
还没顾上清清嗓子
就把脆脆的歌儿
撒落了一地
刚刚醒来的果树
还没顾上长出叶子
就爆燃出
团团刺眼的绚丽
春天最数燕子忙碌
她一边呢喃细语
一边用锃亮的剪刀
精心剪裁着春天的新衣
春天尽管有时
仍会让你感到有些寒意
可性急如火的春天
毕竟把一个沮丧的冬天
带出灰蒙蒙的记忆……
春天的歌谣
春在枝头飘绕
春在花间闪耀
春在燕翅声声歌唱
春在鸽哨翩翩舞蹈
春给西山一片绿涛
春给长河一串欢笑
春给田野沸腾喧嚣
春给古城百媚千娇
春雷擂响鼙鼓
春风奔走呼号
春雨播洒歌谣
春潮汹涌如涛
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染绿了人们的每个细胞 一只希望的鸟儿在北京人的心头
正悄悄地筑巢
写给春天的诗
鞭炮的余音
纷纷落地
那些或多或少的喜悦 象雪
温暖着瘦劲的枝柯
旧年从此一去不返
新年也正悄悄开始
白驹过隙的日子
让青春一天天苍老 童年
一天天长大
往事已随风远去
希望已渐渐发芽
天空中
那究竟是谁的呼唤
让你感到春天的温暖
初春
乍暖还寒
但那毕竟不是严冬了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春天 走进你家的门
.
在城效的小树林
返青了,我的小树林
小树林里的蚂蚁和飞虫
这些卑微的生命都和春天一起来临 泥土下,我听到蚯蚓爬动的声音 用柔软的头颅撞开泥土关闭的大门 在小树林的草地上,我看见一群山羊 摆动着长胡须,咩咩地叫着
震动着我的青春和灵魂
一只黑山羊,向我款款走来
脸上挂着幸福的泪水
推开春的大门
听到鸟叫了
在城效,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效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我推开了春的大门
.
.这个春天
这个春天我的心很乱
一会儿想起某些墓碑
一会儿想起我的童年
这个春天我的心很乱
春天的诗已被春天写满
我的献诗是春天的草叶和花冠
在这个春天里
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还能和谁一起拥抱春光和时间
《有雨从胸中穿过》
一种声音
嘀嘀哒哒地从
极高处奔泄而下
如长发姑娘披肩黑瀑
将时间紧紧攥住
我因此成为
苍茫雨幕中
一头头晕目眩的精灵
辨不清到底谁是
那股真正的不可抑止的 欲望
那滴雨在空中跳舞
舒缓地在高空飘浮着
积蓄力量从
不加修饰的云层
悄悄渗透进
我的宽阔的胸膛
于是我的胸中波涛汹涌 激起涟漪
拍击着感情的岸礁
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吸 与一滴雨
交相滋润
一滴雨就这样毫无遮拦地 深入我的内心
与我的思念混为一潭 然后穿过我心的窄地 将一切洗涮
而一缕阳光
乘机穿越时光的邃道 抵达我明净的天空
《在春日与一场雪对视》
搭上开往春日的列车 怀揣
一把季节的利刃
无情地刮开
躁动的芽苞
让冰裂一冬的小手 伸出来
握住猎猎的旌旗
去追逐
春日里的一场雪
只要一脚踩上
春天的赤道
一场瑞雪便异显珍贵 关于春与雪的对话 倾刻间
肆意流淌
雪花向六个方向
发出指令
传送阵阵湿润的信息
其实春天与一场雪无关 倒是突如其来的
倒春寒
紧握每个人的热爱
抬头望天
谷雨古诗(4)
三一文库(>
谷雨古诗(5)
描写谷雨节气的古诗
【篇一:诵读节气诗词,弘扬传统文化-】
诵读节气诗词,弘扬传统文化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刚才我背诵的就是我们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我们的祖先还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并结合气候变化、生产生活、饮食养生、人与自然等,创作了很多谚语、格言,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更是将节气作为吟诗作赋的主题,创作了一首首精美的诗篇流传至今。
当下正值温暖的春天。在春季里,我们已经度过或即将度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现在就请六8班的同学们来吟诵有关这六个节气的古诗,欣赏古代文人借用“节气”这一主题的几首精美诗篇。
立春节气的古诗——
立春日
(南宋)陆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
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
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雨水节气的古诗——
《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惊蛰节气的古诗——
《观田家》
韦应物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春分节气的古诗——
《春分日》唐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清明节气的古诗——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谷雨节气的古诗——
《七言诗》清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一年有24个节气,以上是描写春季节气的古诗。在这个学期,我们六年级将利用广播时间,带领同学们学习更多有关的节气的古诗词,丰富我们的积累,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篇二:谷雨节气教案】
【篇三:诗说节气十二篇--徐廷华】
诗说节气
徐廷华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为公历每年
的2月3日至5日之间,表示着春天的开始。从这一天一直到立夏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今年的立春恰好在2月4日。
古语云:“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但就全
国大多数地方来说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还会出现“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今朝立春好天气,况是太平朝野时。”(《广群芳
谱〃天时谱》杨维祯诗)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767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杜甫所处的唐代,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此时他忆起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
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宰相诗人张九龄在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中写道:“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虽然天气还是很冷,可是立春到了,天气就要转暖了,青竹、梅花这些不畏寒的植物长得更欢,开得更盛,播种五谷的日子就要来到了。
南宋范成大的《立春》诗反映了农村生活:“竹拥
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曲尘欲暗垂垂柳,醅面初明浅浅波。日满县前春市合,潮平浦口暮帆多。春来不饮兼无句,奈此金幡彩胜何。”竹茂麦肥,土牛笙歌,垂柳吐芽,河水泛波,还有融融春阳耀春市,帆船往来如穿梭。这自然激起了诗人的诗兴,而吟诗抒怀,是立春日剪金幡、扎彩胜无法比拟的。
除了诗人写,皇帝老儿也爱凑热闹,唐中宗李显在
立春这天作《立春日游苑迎春》,诗中写道:“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写了他在春回大地之日,
游园赏春的情形。虽然寒冷仍未退去,但是春的气息已经显现,梅花报春,柳树显绿,显示出无限生机。可见这位处优养尊的一国之君,在立春到来日的欣喜之情。
在立春诗中,印象深的还有杨万里的“嫩日催青出
冻荄,小风吹白落疏梅。残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黄蜂紫蝶来。”陆游的“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螘泻长瓶。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两诗字浅意深,一派早春的景象。
吟咏这些立春诗句,心头荡起淡淡春意,冬天总会
过去,春天一定会来。一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的: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惊蛰
民间有谚语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
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这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在公历每年3月5日至3月7日之间。其意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者,藏也。
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
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古人于惊蛰日,多会吟诗赋词,寄托情怀。
陆游在《春晴泛舟》中云:“儿童莫笑是陈人,湖
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曹彦约在《惊蛰后雪作未已阴之湖庄》诗中曰:“甲
拆多应满药栏,跨缧心已拂轻鞍。正疑阴因仍飞雪,岂有春中却沍寒。启蛰候虫犹自闭,向阳梅子自能酸。误成严冷非天意,说与人心作好看。”
宋朝文人范成大在《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诗中这样写道:“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宋代仇远在《惊蛰日雷》中留下这样的诗句:“坤
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
明雨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流传较广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诗,诗
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那意思是说,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小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看着这些,诗人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俸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诗因为接地气,抒民情,系民心,感民恩,而广为
谷雨古诗(6)
关于谷雨的古诗【五篇】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关于谷雨的古诗【五篇】,供大家学习参考。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王炎 朝代: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王恽 朝代:元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 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乾隆 朝代:清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林和靖 朝代: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郑板桥 朝代:清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古诗(7)
三一文库(>
谷雨古诗(8)
关于谷雨古诗
【导语】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谷雨古诗,仅供大家查阅。
《木兰花慢》
【元代】王恽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此词以寄。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采茶歌》
【清代】乾隆皇帝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代】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七言诗》
【清代】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古诗(9)
三一文库(>谷雨古诗(10)
描写谷雨节气的古诗词
关于谷雨节气的古诗词大全 谷雨,顾名思义,播谷降雨是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下面小编分享关于谷雨的古诗词。 孟浩然[唐]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2、《芍药》 王贞白[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3、《白牡丹》 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4、《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5、《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6、《老圃堂》 曹邺[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7、《题伍彬屋壁》 廖融[唐]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8、《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李适[唐]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9、《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崔国辅[唐]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10、《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11、《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 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12、《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王炎[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13、《谷雨》 朱槔[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14、《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林和靖[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15、《浣溪沙》 仇远[北宋]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推荐阅读:
谷雨古诗(11)
三一文库(>
谷雨古诗(12)
关于谷雨的古诗词《谷雨》 【宋代】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七言诗》 【清代】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代】孟浩然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南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点绛唇》 【北宋】李铨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 把酒习题诗,遐想欢如旧。花知否。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巫山一段云》 【北宋】杜安世 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彩云飞下柳楼台。千朵一时开。 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有时香喷入人怀。魂断客彷徨。 《映山红慢》 【北宋】元绛 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 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 罗帏护日金泥皱。映霞腮动檀痕溜。 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有。 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 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 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 献千千寿。愿长恁、天香满袖。 《浣溪沙》 【北宋】仇远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过秦楼(寿建安使君谢右司)》 【北宋】陈允平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 浮龟碧水,听鹤丹山,采屋幔亭依旧。 和气缥缈人间,满谷红云,德星呈秀。 向东风种就,一亭兰茁,玉香初茂。 遐想曲度娇莺,舞低轻燕,二十四帘芳昼。 清溪九曲,上已风光,觞咏似山阴否。 翠阁凝清,正宜沦茗银罂,熨香金斗。 看双莺飞下,长生殿里,赐蔷薇酒。
谷雨古诗(13)
关于谷雨的古诗词
【导语】谷雨时节播种忙,洒下汗水种希望,快乐肥料先施好,清清水儿浇田上,今年定是好收成,粮食满仓创辉煌,幸福生活万年长,谷雨,愿君乐相伴,福相随。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谷雨的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
《谷雨》
【宋代】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七言诗》
【清代】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代】孟浩然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南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点绛唇》
【北宋】李铨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
把酒题诗,遐想欢如旧。花知否。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巫山一段云》
【北宋】杜安世
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彩云飞下柳楼台。千朵一时开。
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有时香喷入人怀。魂断客徘徊。
《映山红慢》
【北宋】元绛
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
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
罗帏护日金泥皱。映霞腮动檀痕溜。
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有。
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
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
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
献千千寿。愿长恁、天香满袖。
《浣溪沙》
【北宋】仇远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谷雨古诗(14)
关于谷雨的古诗
【导语】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关于谷雨的古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谷雨》
诗画/吴藕汀
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
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
《谷雨》
(当代)魏鑫
晨风和雨柔,健鹊踏枝早。
花木含甘露,岂非时节好。
左河水《谷雨》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牡丹图》
作者: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林和靖[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七言诗》
作者:郑板桥朝代:清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
作者:朱槔朝代: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谷雨古诗(15)
关于谷雨的古诗鉴赏_描写谷雨诗句大全
关于描写谷雨的古诗有哪些?描写谷雨时节的古诗其实有很多,郑板桥的《七言诗》,描写的就是谷雨时节的气候,有关谷雨的古诗你还知道多少?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有关描写谷雨节气的一些古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谷雨的古诗
曹邺《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王贞白《白牡丹》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周朴《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乾隆《采茶歌》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林和靖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郑板桥《七言诗》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有关谷雨的古诗
《谷雨》
诗画/吴藕汀
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
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
《谷雨》
(当代)魏鑫
晨风和雨柔,健鹊踏枝早。
花木含甘露,岂非时节好。
左河水《谷雨》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牡丹图》
作者: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下页更多关于描写谷雨的古诗共2页:
描写谷雨的古诗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林和靖[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七言诗》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
作者:朱槔 朝代: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关于谷雨节气的古诗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作者:王炎 朝代: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翻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木兰花慢》
作者:王恽 朝代:元 体裁:词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采茶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相关文章:
1.关于24个节气中谷雨时节相关作文
2.2019五年级冬至节气精选作文6篇
3.2019冬至节气优秀高中800字作文5篇
4.描写谷雨季节的古诗
5.关于谷雨节气的诗歌鉴赏大全
谷雨古诗(16)
谷雨古诗词大全_描写谷雨节气的古诗5篇
一年一度的谷雨节气要到了,大家知道描写谷雨的古诗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谷雨节气的古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描写谷雨节气的古诗(一)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孟浩然[唐]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描写谷雨节气的古诗(二)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作者:林和靖
朝代: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描写谷雨节气的古诗(三)
《七言诗》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描写谷雨节气的古诗(四)
《牡丹图》
【明代】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描写谷雨节气的古诗(五)
《谷雨》
作者:朱槔朝代: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相关文章:
1.2020谷雨的诗词有哪些
2.2020谷雨小诗
3.关于谷雨节气的经典古诗词20首
4.描写谷雨节气的四句古诗
5.描写谷雨季节的古诗
谷雨古诗(17)
谷雨小诗_有关谷雨节气的古诗词大全5篇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大家知道谷雨哪些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谷雨节气的古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有关谷雨节气的古诗词(一)
《过秦楼(寿建安使君谢右司)》
【北宋】陈允平
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
浮龟碧水,听鹤丹山,采屋幔亭依旧。
和气缥缈人间,满谷红云,德星呈秀。
向东风种就,一亭兰茁,玉香初茂。
遥想曲度娇莺,舞低轻燕,二十四帘芳昼。
清溪九曲,上已风光,觞咏似山阴否。
翠阁凝清,正宜沦茗银罂,熨香金斗。
看双莺飞下,长生殿里,赐蔷薇酒。
有关谷雨节气的古诗词(二)
《映山红慢》
【北宋】元绛
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
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
罗帏护日金泥皱。映霞腮动檀痕溜。
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有。
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
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
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
献千千寿。愿长恁、天香满袖。
有关谷雨节气的古诗词(三)
《送赵长史归闽川》
齐己[唐]
荆门与闽越,关戍隔三千。
风雪扬帆去,台隍指海边。
客情消旅火,王化似尧年。
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
有关谷雨节气的古诗词(四)
《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有关谷雨节气的古诗词(五)
《题伍彬屋壁》
廖融[唐]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相关文章:
1.谷雨节气的诗词大全
2.2020谷雨小诗
3.关于谷雨节气的经典古诗词20首
4.描写谷雨季节的古诗
5.描写谷雨节气的四句古诗
谷雨古诗(18)
关于谷雨的古诗_有关描写谷雨的古诗
曹邺《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王贞白《白牡丹》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周朴《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乾隆《采茶歌》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林和靖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郑板桥《七言诗》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
诗画/吴藕汀
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
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
《谷雨》
当代魏鑫
晨风和雨柔,健鹊踏枝早。
花木含甘露,岂非时节好。
左河水《谷雨》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牡丹图》
作者: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谷雨古诗(19)
谷雨古诗词精选
《谷雨》
(宋代)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古典君:谷雨来临之际,诗人慢品生活百态,春风略花拂面,家禽越牢闭口,好一番似虚如梦的春景,天公如此作美!
《木兰花慢》
(元代)王恽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此词以寄。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古典君:谷雨时节,且看绿肥红瘦,国色天香,怎能不心旷神怡?徜徉于牡丹丛中,踏着花瓣铺就的通幽小径,轻嗅淡淡花香,何等快意!
《采茶歌》
(清代)乾隆皇帝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古典君:乾隆皇帝这一首《采茶歌》读来朗朗上口,很有民歌的感觉,写了江南茶农在谷雨日采茶的辛苦,表现了自己对民生的关心。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代)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古典君:林和靖即林逋,“梅妻鹤子”的那位兄台。要赶上现在,有人又要在他的取向上挖猛料了。幸好古人宽容,你想怎么矫情都可以。“三巡”是讲新茶泡了三泡颜色还如松色,浓淡相宜,禁得起泡,好茶啊。林老是在说,朋友喝得对路了,那意兴是越来越浓,茶泡了若干泡也没觉出它的.淡来。
《七言诗》
(清代)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古典君:表面上是指竹子一节一节地生长,实指竹子清高的节操及坚韧不拔的毅力。
《牡丹图》
(明代)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古典君:牡丹自古以来是花中贵族,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牡丹素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称。唐寅题诗牡丹图,花开谷雨前后,颜色花中独一。
《白牡丹》
(唐代)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古典君:白牡丹,国色天香,纯洁可人。春雨过后,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堪比佳丽。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代)孟浩然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古典君:已然谷雨季,春风和融,诗人在草色萋萋中踏上归程,友人啊,要不要随我同去?
《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唐代)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古典君:这首诗是曹邺描写自己的耕读生活,很显然受了东晋陶渊明的影响。曹邺有《田家效陶》诗云:“黑黍舂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诗所描写的景象会让我们想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避秦人。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唐代)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
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
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古典君:送行之作,前二句写送别之情与景,三四句写远游之起因,第五句是缑氏之景,第六句是南方之景,扣南游二字,七八句劝人早回家。全诗写的“悲壮郁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