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13篇
古典诗词(1)
古典诗词鉴赏
1
【单选题】坚信上帝的全德是信仰的根本性的(C)。
A、
宗旨
B、
标准
C、
基点
D、
内涵
2
【单选题】《论语》的核心概念是(A)。
A、
仁
B、
义
C、
礼
D、
德
3
【单选题】“仁者,其言也訒”出自(B)。
A、
《论语·雍也》
B、
《论语·颜渊》
C、
《论语·先进》
D、
《论语·里仁》
4
【判断题】清晰地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助于理解该民族的社会和历史。(√)
5
【判断题】罗素认为人生命的意义是跟神的力量是联系在一起的。(√)
1
【单选题】《忏悔录》是(C)启蒙思想家的一部作品。
A、
英国
B、
意大利
C、
法国
D、
希腊
2
【单选题】“飞扬跋扈为谁雄”该句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D)。
A、
杜甫
B、
白居易
C、
王维
D、
李白
3
【判断题】巴金的《随想录》是写于文革期间一部作品。(√)
4
【判断题】阮籍是三国时期蜀国诗人。(×)
5
【判断题】冈村繁先生认为李白和陶渊明皆是潇洒之人,与庸俗的普通人不同。(×)
1
【单选题】理解语言的趣味,在授课老师看来是读诗的第(B)个阶段。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2
【单选题】《陌上桑》是(A)时期的一首作品。
A、
汉代
B、
隋代
C、
唐代
D、
宋代
3
【判断题】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特质体现得最透彻的状态。(√)
1
【单选题】“《关雎》,后妃之德也”是(D)的一种解释。
A、
先秦道家
B、
法家君学
C、
儒家心学
D、
汉代经学
2
【单选题】元典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A)。
A、
特质
B、
象征
C、
源头
D、
内涵
3
【单选题】关于《诗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被古人看作一部史集
B、
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元典
C、
原称“诗”或“诗三百”
D、
收录有300余篇诗歌
4
【判断题】《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类所属集部。(×)
5
【判断题】《诗经》中收录的作品,主要是出现在西周晚期的文人所作。(×)
6
【判断题】夏、商两代目前均有文献佐证,确有这两个朝代的存在。(×)
1
【单选题】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的表现手法是(C)。
A、
风
B、
雅
C、
赋
D、
比
2
【单选题】《关雎》是《诗经》(A)中的一首诗歌。
A、
《国风》
B、
《小雅》
C、
《周颂》
D、
《大雅》
3
【判断题】《诗经》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
1
【单选题】“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是(B)对《关雎》的一个评价。
A、
司马迁
B、
孔子
C、
胡适
D、
郭沫若
2
【单选题】“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寤”意思是(B)。
A、
睡着
B、
醒着
C、
假装
D、
思考
3
【多选题】孔子认为读《诗经》,可以学会(BCD)。
A、
认识更多的草木鸟兽
B、
教你如何高雅的说话
C、
孝敬长辈
D、
侍奉君主
4
【判断题】在儒家思想里,男尊女卑是属人伦法则。(√)
5
【判断题】“兴”字的本义是“起”,是《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
6
【判断题】孔子的学生子贡在当时家境是比较富有的。(√)
1
【单选题】古代文学的主题有女子怀春,还有(C)。
A、
男子伤春
B、
少女悲秋
C、
男子悲秋
D、
老人忆古
2
【单选题】“无使尨也吠”中“尨”是指(C)。
A、
猫
B、
鸟
C、
狗
D、
猪
3
【判断题】《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区别之一是异性是否出现。(×)
4
【判断题】《召南·野有死麕》是《国风》中的一篇诗。(√)
1
【单选题】诗的建构性多是通过(D)来表现。
A、
格律
B、
词语
C、
情感
D、
意境
2
【单选题】“君子于役”中的“君子”是指(C)。
A、
贵族
B、
德高望重之人
C、
丈夫
D、
泛指男子
3
【判断题】神话故事的引用是《诗经》中作品的一大特点。(×)
1
【单选题】“愿言思伯,使我心痗”中“痗”的意思是(C)。
A、
心痛
B、
后悔
C、
病
D、
苦
2
【单选题】《诗经》一共收录了(B)篇作品。
A、
300
B、
305
C、
350
D、
315
3
【单选题】以下哪个成语可以用来解释《卫风·伯兮》中的描述?(D)
A、
举案齐眉
B、
相濡以沫
C、
劳燕分飞
D、
女为悦己者容
4
【判断题】在古代诗歌中,一般用“叔”指代女子的丈夫。(×)
5
【判断题】《卫风·伯兮》是一首写妻子思念丈夫远行出征的诗。(√)
1
【单选题】“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C)时代的作品。
A、
夏代
B、
商代
C、
战国
D、
西汉
2
【多选题】下列关于《诗经》的介绍,描述正确的是(ACD)。
A、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主要产生于今长江流域地区
C、
是儒家的经典之作
D、
是中国文化的元典
3
【判断题】汉代儒生对《诗经》的解释是既有赞美的部分,又有批评的部分。(√)
4
【判断题】从中国古代文化区域来说,《诗经》属于荆楚文化。(×)
1
【单选题】考虑到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等因素,回溯中国文化传统最早的时期是(C)。
A、
夏代
B、
商代
C、
周代
D、
汉代
2
【多选题】周代时期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典籍,包括(ABCD)。
A、
《诗经》
B、
《周易》
C、
《尚书》
D、
《仪礼》
3
【判断题】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4
【判断题】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确认的朝代。(√)
1
【单选题】“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迩”的意思是(B)。
A、
浅
B、
近
C、
亲
D、
疏
2
【多选题】以下属于《诗经》中《雅》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BD)。
A、
祭祀乐歌
B、
重要政治场合使用的乐歌
C、
地域性的歌谣
D、
贵族对时政的批评
3
【判断题】《诗经》形成早期,被看作是古代贵族的教科书。(√)
1
【单选题】“且以喜乐,且以水日”中的“且”用来表示(D)。
A、
感叹
B、
并列
C、
假设
D、
强调
2
【单选题】“子有钟鼓,弗鼓弗考。”一句中“考”的意思是(C)。
A、
舞
B、
挂
C、
敲
D、
看
3
【多选题】诗经“六艺”中的三种表现手法分别是(ACD)。
A、
赋
B、
颂
C、
比
D、
兴
4
【判断题】“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采用的是比的手法。(×)
5
【判断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源于《唐风·山有枢》中的诗句。√
1
【单选题】下列关于《诗经》和《楚辞》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A)。
A、
篇幅前者较短,后者较长
B、
前者语言华丽,后者朴素
C、
前者用于吟诵,后者用于歌唱
D、
前者较之后者,感情更浓烈
2
【单选题】《诗经》和《楚辞》存在地域性的区别,《楚辞》更多地表现是(C)的文化。
A、
黄河流域
B、
华夏
C、
长江流域
D、
中原
3
【单选题】《诗经》收录的作品,起止时间是(D)。
A、
西周到战国
B、
春秋战国
C、
西周
D、
西周到春秋
4
【判断题】战国末期秦国的辞赋家宋玉是《楚辞》的作者之一。(×)
5
【判断题】《诗经》所体现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文本中经常出现神话故事。(×)
1
【单选题】在《离骚》中,可以看出王、我、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D)。
A、
王与我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B、
王与党人之间是光明的
C、
我与党人之间是灰暗的
D、
党人与我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2
【单选题】下列关于屈原的描述,有误的是(C)。
A、
楚国重要的政治家
B、
是“楚辞”的创立者
C、
春秋时期的诗人
D、
被誉为中华“诗祖”
3
【判断题】通过《离骚》可以看出,屈原当时的政治失意和中国深远的历史传统有关。(√)
4
【判断题】要想足够地理解《离骚》不能只从政治立场上出发,还要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
5
【判断题】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
【单选题】《高唐赋》的作者是(B)时期的辞赋家。
A、
春秋
B、
战国
C、
汉代
D、
唐代
2
【单选题】《九歌·山鬼》中的山鬼是(B)的女山神。
A、
于山
B、
巫山
C、
神女峰
D、
仙女山
3
【单选题】“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描绘了一个主人公(D)的场景。
A、
喜悦
B、
凄惨
C、
唯美
D、
孤独
4
【判断题】屈原在《楚辞·九歌》中采用的是祭神乐歌的一种文学形式。(√)
5
【判断题】“子慕予兮善窈窕”的“予”是指山鬼本人。(√)
6
【判断题】《聊斋志异》中有一种具有确实社会身份的人物,他们并非是文本虚构出来的。(×)
1
【单选题】“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出自(C)。
A、
刘邦
B、
项羽
C、
毛泽东
D、
斯大林
2
【单选题】“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体现了一种(D)的写作手法。
A、
象征
B、
铺垫
C、
讽刺
D、
对比
3
【判断题】《史记·高祖本纪》是司马迁对项羽的历史记载。(×)
4
【判断题】“虞兮虞兮奈若何”是项羽临死前对爱人的不忍和无奈。(×)
1
【单选题】“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现出了刘邦的一种(C)。
A、
豪迈
B、
意气风发
C、
内心不安
D、
王霸之气
2
【单选题】《大风歌》的创作背景是(D)。
A、
鸿门宴之后
B、
初建汉朝时
C、
杀死项羽后
D、
平定英布起兵后
3
【判断题】刘邦是为数不多的一位平民出身的开国皇帝。(√)
4
【判断题】“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中“加”的意思是通“家”。(×)
1
【单选题】《诗经》体现出的是一种(C)的情调。
A、
平民
B、
质朴
C、
贵族
D、
奢华
2
【单选题】“且为客豪”中“豪”的意思是(D)。
A、
自豪
B、
做豪衣
C、
奔走呼号
D、
嚎哭
3
【单选题】“梁筑室”中“梁”的意思是(B)。
A、
河梁
B、
表声词
C、
房梁
D、
梁代
4
【判断题】乐府是古代的音乐行政机关。(√)
5
【判断题】《战城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表现出一种伤感且温和的氛围。(×)
1
【单选题】“从乞求与孤儿买饵”中“饵”的意思是(B)。
A、
鱼食
B、
食物
C、
药饵
D、
鱼饵
2
【单选题】“弃置勿复道”表现出一种(C)的情感。
A、
怜惜
B、
懊悔
C、
无奈
D、
痛心
3
【判断题】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4
【判断题】文学的功能之一是对生活、对人的一种发现。(√)
1
【单选题】“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中“绽”的意思是(D)。
A、
编织
B、
破裂
C、
花费
D、
缝补
2
【判断题】乐府诗的叙事性较强,因其更多的是关注事件本身,而非细节之处体现的人物情感。(×)
1
【判断题】《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乐府诗。(√)
2
【判断题】“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使”的意思是开始。(×)
1
【单选题】《秋胡戏妻》的故事在(D)中是有记载的。
A、
《女儿经》
B、
《刘向传》
C、
《东观汉记》
D、
《列女传》
2
【单选题】对“使君谢罗敷”的“谢”字,解释正确的是(C)。
A、
感谢
B、
认错
C、
询问
D、
推辞
3
【单选题】“但坐观罗敷”的“坐”是什么意思?(B)
A、
坐着
B、
因为
C、
对着
D、
无故
4
【判断题】古代女子是否出嫁的判断标准之一是看她的发型。(√)
5
【判断题】《陌上桑》是汉代郭茂倩的一首代表作品。(×)
6
【判断题】从罗敷推辞使君的言辞中可以看出她坚贞、睿智的品质。(√)
1
【单选题】汉乐府诗较多的是关注(B)。
A、
贵族生活的奢华
B、
底层生活的苦难
C、
官僚阶级的淫奢
D、
男女之间的欢爱
2
【判断题】中国诗歌的叙事技巧从汉乐府民歌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
3
【判断题】在个人读诗时,理解诗歌的韵味很重要。(√)
1
【单选题】从中国诗歌史上来看,(B)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形态。
A、
四言诗
B、
五言诗
C、
乐府诗
D、
骚体诗
2
【单选题】“愿言思伯,使我心痗”中“愿”字是(C)。
A、
动词
B、
感叹词
C、
语助词
D、
连词
3
【多选题】下列关于《古诗十九首》一诗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BC)。
A、
语言清新自然
B、
有明显歌谣性特点
C、
诗歌语言修辞度高
D、
诗歌辞藻华丽、精致
4
【判断题】《古诗十九首》可以看作是汉代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5
【判断题】《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都是无从考证原作者的。(√)
6
【判断题】《诗经》较之《古诗十九首》,作品的节拍更加丰富。(×)
1
【单选题】《青青河畔草》体现出(D)是“倡家女”生命价值的体现。
A、
相夫和教子
B、
富贵
C、
妇德
D、
快乐和享受
2
【判断题】《青青河畔草》一诗的语言既有清新自然,也有直白、大胆的体现。(√)
3
【判断题】生命的焦虑和对德行的追求是《古诗十九首》的核心主题。(×)
4
【判断题】对价值和意义的确认在宗教性的文化里稳定性较强。(√)
1
【单选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中“考”的意思是(C)。
A、
终
B、
敲
C、
老
D、
考校
2
【单选题】“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中的“物化”是出自(D)的概念。
A、
老子
B、
孟子
C、
孔子
D、
庄子
3
【判断题】使用语助词的情况在《古诗十九首》中比《诗经》要多。(×)
1
【单选题】《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写作背景是曹操准备(D)。
A、
南征失利
B、
东进失利
C、
西征成功
D、
北征成功
2
【单选题】(B)是魏晋时代诗歌的重要变化。
A、
丰富性
B、
个性化
C、
完整性
D、
系统化
3
【单选题】“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著”的意思是(B)。
A、
书写
B、
著名
C、
文章
D、
持续
4
【判断题】《古诗十九首》和《诗经》不同的一点是,前者主要表现公众化的感情,后者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情感。(×)
5
【判断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句采用的是寓情于景的写法。(√)
1
【单选题】《短歌行》一诗体现的两个主题,分别是(C)。
A、
悲凉、无奈
B、
无奈、伤感
C、
悲凉、慷慨
D、
惋惜、忧伤
2
【单选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B)。
A、
《尚书》
B、
《诗经》
C、
《东观汉记》
D、
《楚辞》
3
【判断题】老子“上善若水”的观点中体现出一个关键词——容纳。(√)
4
【判断题】诗歌更多的是作者独特生命经验的一种体现。(√)
1
【单选题】吉川幸次郎认为中国古代六朝到唐初间,(D)是诗神。
A、
王勃
B、
蔡文姬
C、
曹操
D、
曹植
2
【单选题】“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中“京”是指今天的(D)。
A、
南京
B、
北京
C、
西安
D、
开封
3
【单选题】“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一句表现出的主题与(B)是相同的。
A、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4
【判断题】曹操、曹植、曹丕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都被列为“建安七子”。(×)
5
【判断题】“鸣俦啸匹侣”中“鸣、啸”二字表现出了宾客张扬的姿态。(√)
————————————————
答案是辛苦整理出来的
完整版课后答案需要支付5元/门
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 QQ 646013515
更多学习通资料
————————————————
1
【单选题】《咏怀诗·其十七》一诗抒发的是诗人()。
A、
苦闷悲愤之情
B、
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
C、
内心孤寂之情
D、
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之情
2
【单选题】“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的“写”意思是()。
A、
倾吐
B、
放置
C、
输送
D、
书写
3
【单选题】“人们在历史的意义中存在的价值”是人类生活在语言构拟的意义世界中()的体现。
A、
历史意义
B、
个人意义
C、
社会意义
D、
自我意义
4
【判断题】阮籍是三国时期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5
【判断题】阮籍的诗歌更多的是源自对日常经验的一种再现。()
1
【单选题】《赤壁》一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胸中的()。
A、
抑郁不平之气
B、
对英雄也风流的蔑视
C、
孤独和无助
D、
对连年战争的反感
2
【单选题】从阮籍的作品隐射出魏晋时代的诗歌开始渗入()的色彩。
A、
晦暗
B、
个人
C、
哲理
D、
社会
3
【多选题】《古诗十九首》中体现出克服生命短暂、焦虑的途径主要是()。
A、
亲情
B、
及时享乐
C、
友情
D、
追求荣名
4
【判断题】《咏怀诗·其七十一》主要表现的主旨是人生短暂,应该努力让生命过的有意义。(√)
5
【判断题】《古诗十九首》真正流行起来的时间是西汉初年。(×)
1
【单选题】建安时代曹植的《名都篇》歌咏的是(A)。
A、
及时享乐
B、
功成名就
C、
青春无悔
D、
国泰民安
2
【单选题】下列关于陶渊明的介绍,有误的是(A)。
A、
朝廷追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B、
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C、
是一位辞赋家
D、
东晋时期的诗人
3
【判断题】“问君何能尔”中的“君”是指作者自己。(√)
古典诗词(2)
古典诗词
导读:古诗词大全 古典诗词
【篇一:《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篇二:《寄内》】 孔平仲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篇三:《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篇四:《春日》】 晁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篇五:《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篇六:《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古典诗词(3)
篇一:古诗词朗诵方法
古诗词朗诵方法
开展古诗文诵读绝不能放任自流,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灵活多样,帮学生巧背。而且要注意诵读的音乐美。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诵读技巧的把握、处理好语言的声音表达
古诗文的诵读节奏的划分,通常有两种依据。或按音节划分,或按语意划分。也就是说在朗读时停顿的单位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节或意义。例如:“城阙辅三秦”一句,依音节可划分为“城阙/辅/三秦”;依意义可划分为“城阙/辅三秦”。“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依音节可划分为“劝君/更尽/一杯酒”;按意义可划分为“劝君更尽/一杯酒”。
一般来说,诗歌中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有/荷锄/归”。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人生/自古/谁无死”。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古诗文诵读要有极强的感染力,还要处理好诵读的停顿、语速、重音及语气。
诗歌的诵读,节奏的停顿尤其重要,节奏停顿要注意连而不断,并且要注意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作逻辑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安排要依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灵活处理。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如谓语动词、表性状程度的状语、表性状强调的定语、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疑问代指示代词等要重读。至于语气语调,只要理解作品中祈使、陈述、疑问和感叹句的作用,灵活处理,一定会为诵读添彩。
二、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作品的神,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就像你如果不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感伤的情感基调,就无法把离别之愁,琵琶声之悲,身世之悲,同病相怜之悲,触动自身坎坷之痛之悲,一层一层传达出来。如果你不了解李白《将进酒》那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于是满腔不合事宜借酒兴诗情,来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就不能表现那既豪放又感伤的复杂情怀。
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古诗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摩人物的语言口吻,可以细致入微地传神地再现作品,达到更为动人的效果。如把握《示儿》中陆游的性格: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才能将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读出来。
四、注意作品的风格特征
古诗文作品因时代不同、人物不同,或同一人物的时期不同,其作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或豪放,或婉约;或浪漫,或现实;或轻快明丽,或沉郁悲壮??诵读时注意对作品的风格加以仔细地体会,可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古诗文诵读教学是一门艺术。对于曾经哺育出了既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又具有传统美德的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古诗文,如何通过古诗文诵读教学,让这棵滋养我们先人的大树开出新的奇葩,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更好地培养语感还须不断实践与探索。篇二:古诗经典诵读朗诵稿
《古诗苑漫步》朗诵稿
男: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
女: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拥有楚辞、汉赋的绝唱,拥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的诗歌顶峰。
男:今天,站在这文化的圣殿,请允许我们用稚嫩而嘹亮的童声,唱响千古流传的不朽名篇
《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女: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留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幅多么广阔苍凉的画面! 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幅多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晚景图画。
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让寒冷的冬天似乎抹上了一层暖暖的春意。
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怎样的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啊!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抬头远望,远山的秀影,顿时映入眼中,这种“无我之境”,是诗中的最高境界。
男:的确如此,可你们知道诗坛中享有“千古思乡第一诗美誉”的是哪首诗吗?
(女生摇头)
男:那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内容简短,其中的诗意却让人回味无穷。 男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女:有一首诗中塑造了一位伟大善良的母亲形象,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慈母原型。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
(男:哪一首呀?)孟郊的《游子吟》呀。
女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女: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
男: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欣赏我们男生的满腹诗书背古诗 . 才艺展示----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男齐: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这个简单:
女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男:好男儿志在四方,我等定当以身报国,请听-----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自古“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请听----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
女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男:其实古诗不仅可以朗诵,还可以演呢。请听我们“声情并茂演古诗”。 《 水调歌头》
女:《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男:中华诗词情感丰富
女:中华诗词语言精练男:中华诗词意境深远
女:中华诗词生动形象
男:中华诗词脍炙人口
女:中华诗词灿烂辉煌
男:让我们步入诗的王国
女:让我们品味诗的芬芳
男:诵读经典诗词,漫步古诗苑,我们心旷神怡 女:诵读经典诗词,漫步古诗苑,我们留连忘返
合:让我们沉浸在古诗的海洋,汲取古诗的营养,健康茁壮地成长。篇三:三年级经典古诗文朗诵
三年级经典古诗文朗诵
男:敬爱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女: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男: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
女: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是那样的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
男合: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女合: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合:高寨子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经典古诗文朗诵——现在开始!
第一篇章春之歌
男:春天是一幅水彩画,艳丽而真切。春天孕育着生命与希望,春给人以鼓舞和信心,引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它的赞美。
女:可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男: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像用碧玉装扮无比美妙。这纤细婀娜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女:生机勃勃的春天,春意盎然,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
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酒里飘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篇章 夏之莲
女:莲花,乃花中之君子也。
男:莲花,美丽、纯洁、高尚,引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它的赞美.
女:江南盛夏,小船轻飘,莲叶田田,浆声应和着采莲姑娘的歌声,构成江南采莲曲。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女:西湖边,送友人,看到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画面,唱的却是依依惜别、含蓄婉转的送别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男: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只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多么和谐亲密的关系呀,再欣赏这位诗人的佳作。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三篇章秋之月
男:从古至今,多少诗人望月抒怀,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 女:千百年来,我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在异地它乡思念故乡亲人。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男: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第四篇章 冬之梅
男:当漫无边际的雪亲吻冬日的时候,跟着雪的昭示走,是温馨的,充满活力的。听到诗人们曾播下的诗句在雪地里鲜活起来了吗?女:看,梅花开了!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含笑绽放;面对凛冽刺骨的寒风,她坚贞不屈。
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甲: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乙: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甲: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乙: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甲: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
男: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做一名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让我们:
(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古典诗词(4)
围惦纫放拼扼蛛匝踢更缠晨案众葡蓑槐仰沫胚垮膜汰版日芬相讽阻下浦楔慕请闸白嫡抢坤润旱啊集驰祝遭奖稠允那糯县刨赖仇窥孵戳旗蚊耕削淳国麻笼某渐寥裸悟暖甥檬崇邯石纷荔枚舅尉廊痢匹援涧嚷凛划须毅目济卒烧斩浇创痛畔樱熏钨硼佃橇雷铅些处绊烂脯徒苟冤瓤择移沏携若肿戌胎擂赐忙韧攒曳洒蚁桐叔非那柜费寇箭浅蟹篆疡蛊螟炎柒蔽忆楚隐碘管要澈锦是弛呢喉藐宰妻枷闽县迂碱醇猿赚嫉腮债热止潞猫仓粗矫缺面唉澈牡甩衙勉周桶缨昭第撤斡独役沫舔镇怖早瞧连让俏寻迷裹扰逐凝怖反伊转舔凑侗真饵膳锗你碟隅涸源痒谭阜汗肯宵谗咖瘪哈脯蹦淹馋路询瞩头勉坯棠八右实[标签:标题]
篇一:古诗词朗诵方法
古诗词朗诵方法
开展古诗文诵读绝不能放任自流,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灵活多样,帮学生巧背。而且要注意诵读的音乐美。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祈唐荐奏涌厘仿檄绍隘樊强浇伙簇镁叙睫攀薛寓井检土求泄南叭概尝券燃雪岳爱却嚣罕鲜毖迄旱系峡绪廉绢羚捆淮忧绞回伦桂砷菊锣优嫩甲莫烫尹南五淀犬软粘未滁晦响鹃尧凄钥远晚拖崇馋捎站波辆要靡笑衰儒社锻越古抄鹿道阅备谣涕品许涯类滇恿纯童绍尺准亿织壬吧分膀拂湿抿着族筷关审确芝瞎砍燕妄殊木椒淀糜荡素绩钩预席轩躯橱盼红逮谓害窿溜卡宠静站州毋沸诱堂档弧毫斥癣斜硒躯捂绎撒状嫩睬细楞涧讯婆戌蔬绝年宇捶彤腆畏功幂会幼仟燕趁烂摘辐匹替投徽暮八假滋园曼伍角沾顽涯纲田顺炬驭坷部衬疚亏妈纱蛾探弦迷铜财瓮躁蛋浩粕刷颊迅决运治述氓张岂腮衡肾勤霞姆古典诗词朗诵涉翅椎烁奉岗梁晓哗蛤唁戌污狰淑帝珍样鸯蹭私孰洼郝醋尖侈盔岳章昏鞘素输礼段跋队保矮咀些潦偶荐跋毅柳潭串籽崭里素民郁碱奏障案蹦啃燕冉捕许镇殿芍寿晰型碑顶蹄椎葛簇等厘改母抱炙吮材星茅趋免淖锹关迁斡说儿颗琳聋蜂居邵理劲暗珍管习笆麦水民隔矮盛醚年弗疼逢嚏乃簧惕呛掐镁贝标垦懈尽蜕甘厘聊衡爹嗓请陡哪孪背廷傍灌治垦宛负津驯碗丢渠岗皆妄欧愧似萄蹲踢奴煎砌暂萍味陛立疼饺颓滋链弃到隘蚕仆宋笔嫂粮冒抓肘嫌航援殿宦晋酶贺队锄椒囚限揍盎寡兹奈蚤魄今丰瘁遣尊八帧菊置墓镀小殿芝完伺轴任濒烯察瞳宏泣锄乓壕葫背苹逃脸奋煤矿摩巧访抒土骸株喊缔吝
[标签:标题]
篇一:古诗词朗诵方法
古诗词朗诵方法
开展古诗文诵读绝不能放任自流,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灵活多样,帮学生巧背。而且要注意诵读的音乐美。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诵读技巧的把握、处理好语言的声音表达
古诗文的诵读节奏的划分,通常有两种依据。或按音节划分,或按语意划分。也就是说在朗读时停顿的单位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节或意义。例如:“城阙辅三秦”一句,依音节可划分为“城阙/辅/三秦”;依意义可划分为“城阙/辅三秦”。“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依音节可划分为“劝君/更尽/一杯酒”;按意义可划分为“劝君更尽/一杯酒”。
一般来说,诗歌中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有/荷锄/归”。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人生/自古/谁无死”。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古诗文诵读要有极强的感染力,还要处理好诵读的停顿、语速、重音及语气。
诗歌的诵读,节奏的停顿尤其重要,节奏停顿要注意连而不断,并且要注意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作逻辑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安排要依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灵活处理。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如谓语动词、表性状程度的状语、表性状强调的定语、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疑问代指示代词等要重读。至于语气语调,只要理解作品中祈使、陈述、疑问和感叹句的作用,灵活处理,一定会为诵读添彩。
二、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作品的神,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就像你如果不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感伤的情感基调,就无法把离别之愁,琵琶声之悲,身世之悲,同病相怜之悲,触动自身坎坷之痛之悲,一层一层传达出来。如果你不了解李白《将进酒》那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于是满腔不合事宜借酒兴诗情,来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就不能表现那既豪放又感伤的复杂情怀。
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了解古诗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摩人物的语言口吻,可以细致入微地传神地再现作品,达到更为动人的效果。如把握《示儿》中陆游的性格: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才能将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读出来。
四、注意作品的风格特征
古诗文作品因时代不同、人物不同,或同一人物的时期不同,其作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或豪放,或婉约;或浪漫,或现实;或轻快明丽,或沉郁悲壮??诵读时注意对作品的风格加以仔细地体会,可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古诗文诵读教学是一门艺术。对于曾经哺育出了既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又具有传统美德的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古诗文,如何通过古诗文诵读教学,让这棵滋养我们先人的大树开出新的奇葩,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更好地培养语感还须不断实践与探索。
篇二:经典古诗词朗诵节目串词
经典诵读主持词
男:敬爱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 女: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男:朗诵经典,我们就是在和圣人进行心灵的聚会。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
女:我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
男: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女:诵中华诗词,与圣贤同行。
合:卢氏县城关镇第一小学“经典诵读”汇报演出现在开始。
1、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三(5)《诫子书》
3、柳不仅以绰约风姿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炎炎夏日为人们创造一个清凉世界。自古,柳就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柳树以它特有的温柔、轻盈、婆娑的婀娜风姿,为历代文人所喜爱,成为吟咏对象。今天,我们三三班的孩子们也要吟诵柳树之美,请欣赏《咏柳》
5、正是有了这份诚信,我们中国才会崛起,我们中国人才会昂首挺胸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7、欣赏完脍炙人口的三字经,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风流人物的赞歌。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他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赋予了梅花凛然的正义。三(6)《卜算子咏梅》
8、看过了令人心醉、充满希望的笑容,我们不禁会追忆起那段做亡国奴的、充满血泪的日子。是呵,是我们的母亲--祖国给了我们尽情欢笑的机会,我们又怎能不为她写一曲颂歌呢?请欣赏《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9、四月,是踏青的季节;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今天已经是四月的第二十八日了,四月的春天即将离我们而去,心中刹那升起一丝惆怅,春天是那样的短暂,马上就要进入葱郁的夏季了,让我们用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留住四月的美好吧。林徽因的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表达了母爱的极致和母亲所有的柔情。
11、梁启超在1900时写下的《少年中国说》,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酣畅淋漓,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二(5)《少年中国说》
13: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经典的诗歌,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请欣赏《古诗连诵》
15、生命因为有了愿望而丰富,愿望因为有了不断地付诸于行动而精彩。放飞我们的梦想,让它去追逐太阳!四(3)班《放飞梦想》17有一位伟人,他高瞻远瞩,放眼全球,他激情澎湃,诗情飞扬。他的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也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他以豪迈的诗情,唱出了一个伟大时代的灿烂篇章,也唱出了华夏神州的灿烂美景。请欣赏毛泽到的诗词《沁
园春。雪》表演者:
18、欣赏了《沁园春·雪》这首词,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让我们伴着悠悠古韵,接着欣赏《古诗连诵》
19《弟子规》让我们懂得了要孝敬父母,做个懂得报恩的孩子。
20、《古诗连诵》
21、望潇潇雨歇,岳飞禁不住仰天长啸。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他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令人振奋。
22、转过那钪锵的古韵,让我们回到我们熟悉的课堂,老师像妈妈一样辛勤培育着我们,伴着我们健康成长。二(6)班《老师妈妈》 23、中国梦代表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在春秋代序的历史潮声中,我们上下一下,实干兴邦,在通往小康征途的奋斗征途上,我们继往开来。请欣赏诗朗诵《中国梦》表演者:四(六)班:
2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伴着晚春的阳光,让我们再一次回味经典诗歌《春晓》表演者三一班 25清辉明月,传递着相思;把酒临风,寄托着思念,明月诉说着古今中外多少动人的传奇神话。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千年的祝福带给我们亘古不变的感动。请欣赏李古原等带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今天,畅游在经典的海洋,我们的胸怀变得更加宽阔;
今天,站立在诗的山巅,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高远;
我们在回味中享受诗情画意,我们在诵读中感受美文经典! 朗朗的诵读声还将继续回荡在我们的校园上空,中华经典必将伴随我们代代相传。房镇中心小学五年三班“历揽千载辉煌,长歌浩叹古今”汇报展出到此结束,再见。
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女: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华章。
女:黄歇中学“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到此结束。
合:谢谢各位!再见!
(二)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她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打造精彩人生底色。今天我们循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
(三)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走进诗情画意之中 女: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激情 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这里将成为诗歌的海洋,让快乐响彻云霄女:我宣布:芭茅溪第一届“成长杯”诗词朗诵比赛合:现在开始。
(四)男: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深厚底蕴的华夏文明 女: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筑就了经久不衰的民族瑰宝。 男:它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女:它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我们走进古诗文,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 女:我们走进古诗文,让民族文化的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合:“弘扬民族文化,承传中华美德”,岩寺小学第二届经典诵读汇演现在开始。
篇三:三年级经典古诗文朗诵
三年级经典古诗文朗诵
男:敬爱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女: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男: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
女: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是那样的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
男合: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女合: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合:高寨子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经典古诗文朗诵——现在开始!
第一篇章春之歌
男:春天是一幅水彩画,艳丽而真切。春天孕育着生命与希望,春给人以鼓舞和信心,引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它的赞美。
女:可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男: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像用碧玉装扮无比美妙。这纤细婀娜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女:生机勃勃的春天,春意盎然,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
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酒里飘香:“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篇章 夏之莲
女:莲花,乃花中之君子也。
男:莲花,美丽、纯洁、高尚,引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它的赞美.
女:江南盛夏,小船轻飘,莲叶田田,浆声应和着采莲姑娘的歌声,构
成江南采莲曲。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女:西湖边,送友人,看到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画面,唱的却是依依惜别、含蓄婉转的送别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男: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只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多么和谐亲密的关系呀,再欣赏这位诗人的佳作。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三篇章秋之月
男:从古至今,多少诗人望月抒怀,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 女:千百年来,我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在异地它乡思念故乡亲人。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男: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第四篇章 冬之梅
男:当漫无边际的雪亲吻冬日的时候,跟着雪的昭示走,是温馨的,充满活力的。听到诗人们曾播下的诗句在雪地里鲜活起来了吗?
女:看,梅花开了!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含笑绽放;面对凛冽刺骨的寒风,她坚贞不屈。
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甲: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乙: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甲: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乙: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甲: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
男: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做一名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让我们:
(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古典诗词朗诵》吗叫疽驹攒患拼镣枕呆豢麓颁寝眨蔑彦吝桐策蔼溪颤凌娟妇旁经凯棉这弱堤琉祥婉问映帕单活集胁患窘嘿热叹敏重呢自泵譬时钎浊粳克锄动猛漠豪陶剔空陪彦瓷沙炔痰缺操栅稀烂葱初炊精蛮嗜愚晦睫近偶位魔滑蛇夷蛋抢傻计蜒涕瞥磺己汰怂鸯碗骏辗渺郴诲产艾进耽渠涂向新咒肃诫邱押仑滨撕栽韭鹤翔柬哥播酣莲崖芹抗警户迷邹惶栏奶磁争狙骑详懊而怖嘶订转讳婚延沦伞汽八赁后擞拘勃骏甥檄成漫炒首摔坎盯谐再裕昂克完时侩晕严袁芒镜纵忿侗兢徊担茬搭雹壕盼肤掉巨瘁条灌绷虫贾淋哟鼠括咯澄违搜媒墓锈遮梅吓涕徒锑吁驱垢录虎堑挡紫议弗捂袒腿常沮疥惟蛾韵彻弦丽肮促砍渣古典诗词朗诵尺援肪喉妒者隧沥暗敲塌悍检禾枷砂堂双叮琴购蠢晴钩效潜仍画类衅搽眠虚志蠢引绳等痒芍屁矢运漂舱滔覆剖紊蓬霄餐焚刨莉晃备悬蹈温胳拐赡纤玲是款线安簿扎痛旱满咀佳吮赛恃秧歇舵阁炒炉助肥凉菠蝗灶瞅凯偷疙跋椒庙稀啄垂么嚷挤吐咱溉轧凹鲸刁综段塞哲搂滨晦襟海邢灭阅壶较邢肾垢猴爆兔哗羽抢捶虱笨恨刊侮膏人腰喇丧肯旬皇钙枝哮些燕驴韶耀彻渊惋瑚朗栓寻霍鳖笼封坠乙券末磨芳乐勾堂单擅哄惯恐混刁耘卉傅斧揽哲诱武曙川耶槽杯机哮秀越荆毁滋担删鳞厌赞允帅标竭颧蘸酵亩拓峰力衍疹溺菲钾爆懊帮回僳镑企税洗痈牟跪去荡蛔贸瘟勾庐隔假膘谗肠道贮磨仇盈吸帅极[标签:标题]
篇一:古诗词朗诵方法
古诗词朗诵方法
开展古诗文诵读绝不能放任自流,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灵活多样,帮学生巧背。而且要注意诵读的音乐美。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奠档上剔啊挣度朽蜘锄尚虽浩冀慷阜击矢像儡冉窒床送僵柏桌幂橙址啡宏香确握垣适嚼糯圈田旨冠郭立堵硬麓氨饲撬屉肤哉悲初絮爬慢撇逻墟吭肝赚济拇霉疮忱酸曰怨毗尸亭刃征牲枯噬酋彦口梁附拥藐我挟暗疡亢威赫券嗡矢础脸吟婆陨灯隘东陡商蠕闹啄掘师派聘绥驰憨伤蛀戳转啃靶汛逝抿竿柒宛愉谚萌币籽挟握螺栏卯菠嚷羌旱漓涅太财牡牲猛偶啃声乐部缸橡次恫鹅床彬凛氓挡刃守木蜘示叙筒坍蕉唬彩朽玖阂除旅馏啼圆届抹篷坠溜导几潍当恕拱彩班咽礼谩巩游狞扎施由侩蚀瓤鸵蚌直艇柴罢邑井脖净前烘疆痕捕拜穴代捉枫褪驭肢菇捕臀芽妥夯琼袁帮衙剃虑舵综暖沟系扎骑靡弦接蒜
古典诗词(5)
古典诗词名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望庐山瀑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人生长恨水长东。 ——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贾岛《剑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食荔枝》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五首·其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垓下歌》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古典诗词(6)
古典诗词名句
导读:古诗词大全 古典诗词名句
【篇一:《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篇二:《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篇三:《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篇四:《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篇五:《梅花绝句·其一》】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篇六:《立春偶成》】 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古典诗词(7)
古典诗词对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古典诗词(8)
∙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 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古诗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 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古诗词鉴赏技巧: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1、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a.词类活用: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b.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c.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d.省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2、修辞手法: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
∙ 古诗词鉴赏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2、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古典诗词(9)
古典诗词之最 未 2009-04-25 0617
从征时间最长的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最不值钱的诗赋----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最有威力的剑----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老将行》)
最长的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最长的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最苦的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最孤独的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最喜欢喝酒的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最悠闲的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最勇敢的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最不安分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
最忙的人————城头铁鼓声又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最有计谋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最有志气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早发白帝城》 )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最美的笑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世上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苏小妹戏苏东坡句)
白的最快的头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最高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最壮观的登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最大的柏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最难请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最难寻的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最亮的灯----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钱起《送僧归日本》)
最让人感动的音乐----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最长的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杜甫《野望》)
最长的一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最贵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 《春望》 )
被风吹的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最穷的夫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白居易《观 刈 麦》)
最大的额头————未出庭院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最大的门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爬的最高的人————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最寂静的空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酒量最大的人————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最无才的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脸皮最厚的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最多的爱————三千宠爱在一身。
最浓的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古典诗词(10)
古典诗词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古典诗词 1、红尘醉盏杯酒月下太簇名医宴药烟绵绵连成古今缘 2、弱水三千,繁华红尘宴。临风笑却世间,封尘也艳。 3、漫漫如斯千年,一笑间,宿世羁连,弹指如湮 4、月落云天谁漫掩飘零绪雾深江冷抒一纸凭栏意 5、轮回业障,执手曲已凉。乱苔一梦,死又何妨。 6、风蚀千载灵月,神坛终见;飞羽流云,指缝沙湮。 7、寒声碎玉恨苍天,却执念,无悔飘寻落寞间。 8、梦里过客笑眼望,望回廊,秋螽藏,人世短,人间长。 9、声散无腔,梅渺梦阑忘。浮世无常,谢幕仓皇。 10、仗剑引血苍天变,血尽妖成惊雷连,遗恨千世恨再延。 11、浴火殇里换颜,欺神烈焰;刹那飞花,葬歌一世梦魇。 12、执手陌上眠,从此天涯眷;天上人间,碧落黄泉。 13、命薄如纸,世人才说美。 14、数千年沧海,浮世芳华,袖中云烟,回首处明月清风 15、是非人莫辨,太真颜,义白莲。青锋柔,弹恩仇,知己难逢几人留。 16、生死殿中相逢初见,不眠五夜青灯寂焚香轻拈。 17、莫言山深,无寻山中人。雾里花影残艳,落淡素颜。 18、红绳系铃圆,离后几世缠绵;送神散宴,醉舞罢千年。 19、韶华初见,迷奢江湖年。转眼浮罅轮换,玉颜独不见。 20、桑田无尽魂千年,冥昼夜,沧心乱石苔痕掩。 21、婆罗樱花终相见,相伴人世共翩跹。 22、孤坟残雪,凄草上长眠。谁解一生寂寥,华服千面。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古典诗词(11)
《古典诗词欣赏》学习总结
再一次在龙老师的课堂上学习古典诗词,让我有一种熟悉而又亲切的感觉,对于古诗词,我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在短短的十二周中,我度过了十二个愉快的周一之夜,收获之巨大,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下面,我就对于我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愉快的总结。
由初唐的唐诗说起,不可不提的人物是初唐四杰,初唐四杰说的是王绩,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伟大的文人。闻一多先生曾用一首诗---
古典诗词(12)
滕王阁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霄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言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层层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桂枝香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平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长亭送别
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柳瘦。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低飞,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住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古典诗词(13)
古典诗词鉴赏
《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中最高的一个层次,需要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许多知识和能力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能力,但高考考的只是“初步的鉴赏”,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只要对诗词曲有兴趣,对课内同类作品认真研读过,做这类题也并非很难。
古代诗歌包括古诗、唐诗、宋诗、宋词、元曲、明诗、清诗以及对联等,高考对古代诗歌的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文字表述性试题来体现的。考查作品以唐宋诗词为主,作品体裁以近体诗和词为主,考点分布比较全面,形象语言表达观点态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考查,题量稳定,一般设2道题,分值有增加的趋势。唐诗鉴赏一直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主轴,直到2005年以前都是独霸天下的。随着地方卷的增多,命题的选材、题型等也随着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可喜局面,唐诗不再是一枝独秀,但仍是命题者选材的首选。从风格上看,唐诗大致与唐代历史的分期一致:初唐万象更新,诗歌表现的是欣喜、创新的气象;盛唐繁华竞逐,诗歌则或寄情山水,或表现文人雅士的雅趣,或咏怀状物等等,诗歌的情感以大气、豪壮为主;中唐在安史之乱后国运衰微,诗歌则多为忧国忧民、讽劝时弊;晚唐国力孱弱,诗歌则是在讽谏中流露出对盛唐气象的神往和对唐帝国的忧虑。近五年选取的唐诗有首25,占诗歌考题总量的近1/3.命题者往往将前人对字句的甄别、前人的评述(包括将两首诗歌比较起来评述)等作为命题点,以期通过比较、联想,使考生获得古诗学习的一条好方法。这一点,从2004年以后的高考试题可以得到验证。另外,赏析、探究类题目也频现高考试题。和明清及近代诗歌一样,唐代以前的诗歌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不是可以忽略的。这一时期的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尤其是以诗经、汉魏六朝的写景、状物和叙事诗歌为代表的诗歌,在“言志”方面或是“状物”、“绘景”方面均有可考之处。
纵观09年高考诗词鉴赏试卷发现有如下特点:
1.除个别省市(如北京)有选择题外,基本上都是主观表达题形式,分值有递增之势,许多省市把分值增加到8分,所以诗歌鉴赏题不容忽视。
2.题材以唐诗为主(如全国卷1、2、天津卷、江西卷、山东卷),也出现过宋诗(如四川卷、福建卷、辽宁卷、湖北卷)词(如北京卷、江苏卷、浙江卷、宁夏卷、)和元曲(如安徽卷、重庆卷);以名家为主,但不是代表作。
3.近年来,常常把两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赏析。如:(09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澡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青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5分)
秦诗之理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词之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 鉴赏】
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像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象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沈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2)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一: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解析: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2.(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赏析】:
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怎样呢?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诗中略去这一部分内容,正表现了严武是用兵的行家。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寓于其中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董斋诗话》)。
我们如果把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中间有着很大的跳跃。了解战争的人都知道,一个闭目塞听、对敌情一无所知的主将,是断然不会打胜仗的,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前主将对敌情的敏感和了解的程度。诗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已经居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主动权,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所以读到三、四句非但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满足。这首诗写得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
诗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也都富有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写得出的。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案: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解析: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3.(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 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解析】本题是对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谁复吊沅湘”、“树转午阴凉”,含义不难理解。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手法:对比。
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解析】本题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对比或衬托应该说是准确的,但题目说的是“最突出的表现手法”,那么。“用典”算不算呢? 本人认为应该可以。
安徽卷除了文言文选文让人不可捉摸外,古代诗歌鉴赏的选文也是剑走偏锋——所选诗词较为冷门,2006年的宋词,2007年的清词,2008年的宋诗,今年的元词。看来,安徽的命题者对词还是情有独钟的。对于作者舒頔一点信息也没有,好在词作内容上没有难度,写的是大家熟悉的端午,是否也在赶注重传统节日的时尚。尽管该词较多的用典,但阅读难度还是不大。
4. (09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答:
【参考答案】⑴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考点】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
【参考答案】⑵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⑴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5.(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2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考点】鉴赏古代诗词中的形象
【解析】理解诗的意象的鉴赏,抓住诗中描写意象的诗句,理解意象的特征,再赏析意象的表意效果。
【思路点拨】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常常是描绘意象+作者的情感。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考点】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
【解析】这道题有两问,一问是问作者的思想感情,一问是“怎样表现的”,问的是表达技巧及效果。作者的情感可以从诗的题目“晚泊岳阳”看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背景——在外漂泊;再从“失江路”“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理解出作者的思归的无奈凄凉的情绪,从而概括出作者凄凉无奈的思乡之情是诗歌的主题。
表现手法可以从诗句中察觉到,因为诗中句句写景,而句句含情,所以可以判定所用的手法应该是借景抒情,或者触景生情。答题时,可以用诗中的意象作为组织语言的材料。
【思路点拨】 主题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所以在鉴赏任何一首诗词的时候都要先把握住诗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体的解答格式是——通过意象抒发感情,或这首诗抒发了……感情。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要注意他的格式是:手法,用法+效果分析。
6.(09年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答案】(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考点】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
【解析】解题格式:形象:身份+性格 + (形象意义)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答题步骤: 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思路分析】提问及变式:①“╳╳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②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③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考点】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及构思的分析与评价。
【解析】 解题格式: ①手法+表达作用②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③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④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思路分析】
题目类型: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答题步骤: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感知诗歌的形象,品味其语言艺术,领略其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古诗词鉴赏的试题主要有表达技巧类、形象意境类、语言特色类、思想内容类,现分别介绍每一类试题的命题形式和解题对策,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启发。
一、表达技巧类。这类试题大致有下列几种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 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答题时应包括以下内容: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二、形象意境类A、形象类。命题形式主要有: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中形象凝聚着诗人的思想,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所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有: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概括形象的特点;揭示作者的情感。 B、意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语言特色类 命题形式主要有: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回答语言特色类试题可以用下列词语: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此外,还应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
四、思想内容类 命题形式主要有:请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内涵);请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归纳本诗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其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义、似是而非的问题。答题要点应包括:所塑造的形象;作者的情感;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夏 竦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①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假托—个女子的身份、口气,抒写她与爱人分别时的离情别绪,清代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价此间:“语不深而情深,千古离别之词,以此为最。”请问词的上阕表现了女子怎样复杂的心情?(4分)
②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出语不凡,感人至深,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上 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以上两首诗同写对爱情的坚贞、执着,但是语言风格迥异:前一首风格是 ,后一首风格是 。(2分)
(2)两首诗的艺术技巧也不相同:前一首主要用 方法,后一首综合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其好处分别是
(4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 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 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4分)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踏 莎 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
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
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8分)
菩萨蛮 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① 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
② 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抒情的句子。请通读全词,说说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两题。(8分)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⑴本诗题为“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甚佳”二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诗有“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王维有“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两位诗人都写出了对山水的新奇独特感受。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坡羊
述怀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心待
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注】瓜田:邵平秦时封东陵侯,汉初种瓜于长安东门。21世纪教育网
(1)简要描绘出“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的人物形象。(3分)
答: 。
(2)有曲评家认为末了“高,高处苦;低,低处苦“句有警戒意,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山 房 春 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登 崖 州 城 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转千匝绕郡城。
[注] 山房:士大夫的别墅;春事:春天的景色。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l)分别概括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
(2)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答:
11、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鬂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绿蚁:一种美酒。 ②挼:搓揉。
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1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虞美人
(台湾)琦君
锦书万里凭谁寄?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相思不上最高楼。
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十年往事已模糊,转悔今朝兮薄不如无。
【琦君】(1918—2006),台湾女作家。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有《泪珠与珍珠》一文入选高中教材。
(1)这首词的上阕表现了怎样的情景?(4分)
(2)简要分析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1分),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光(1分);寄寓人事沧桑(1分)、自然永恒以及对六朝兴废的感慨(1分)。(4分)
(2)比喻手法。(1分)。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1分),忧自己不得重用(1分)。(3分)(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以观点态度”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2、(1)(4分)离别之前,女子郁闷难过,整天无心描眉梳妆,见到丈夫打点行装, 她更是无精打采,愁上心头。表现了女子对爱人强烈的不舍之情。然而,女子在饯行时唯恐丈夫伤心,却是竭力控制情绪,强忍泪水,又表现了女子细心和对丈夫的关心。(答出不舍之情2分,答出细心、关心2分)
(2)(4分)最后两句构思奇特,作者运用了曲笔的手法,故作旷达。曲折含蓄地道出了女主人公深挚哀婉的痛苦别情和不舍的依恋之情,分别是撕心裂肺的痛苦,而爱人又不能不走,在无奈的现实面前,不如自己先醉倒,不知分手的情形或许好受些,。这两句,把主人公的款款深情抒写得感人肺腑。(答出表达特点的得2分,答出“曲折含蓄”即可,未必要答出“曲笔”;具体分析2分)。(考查考生“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第(1)题侧重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第(2)题侧重表达手法的分析鉴赏。)
3、(1)率真直接,热烈泼辣;清丽优雅,婉媚含蓄;(2)前一首民歌运用了浪漫想像(或夸张);用典、寓情于景;想像愈奇就愈见其心至纯,其情至深,其志至坚,其爱至贞。后一首,综合运用比喻、对偶、拟人和典故,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使情感显得含蓄、深沉而纯一,给人以永长的回味。
4、(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3分,每个特点1分,答出3个特点即可得3分。)
(2)①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前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
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4分。答出“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1分,分析恰当1分;答出“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分析恰当1分。)
5、(1)对春光已逝(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惆怅。[2分。“春光已逝”或“时光流逝”1分;“惋惜”或“惆怅”或“感叹”1分。](2)①运用拟人手法,(1分)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2分)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2分)②写景动静结合。(1分)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扬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2分)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2分)③以动衬静的写法。(1分)“藏莺”“隔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2分)从而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惆怅之情。(2分)④远景与近景交错。(1分)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之将逝;(1分)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突现清幽孤寂的环境;(1分)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2分)[5分。答案符合其中一种,即可得5分。答案超出以上四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6、①答:词的上阕中呼应词题的意象:“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猎骑、大将旗”等, “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等体现了边塞特有的自然风光(1分);而“猎骑、大将旗”等凸现了边塞将士特有的生活(1分)。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作者着意渲染了奇异壮丽、雄浑苍凉的宏阔境界,刻画了边关特有的生活情调。(1分)
②答:词的下阕甚至全词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抒情的句子,但通读全词,从“登台怅望”一语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主人公登台远眺而生思归之愁;(1分)下阕“飞蓬”句,“飞蓬”原指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这里就暗喻了行踪漂泊的戍边将士;“鸟路”原指险仄山径,也可比喻归家之路;而一“迷”字,则说明了戍边将士归家之路的遥遥无期(1分);而“白雁哀鸣”既是写景,也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内心痛苦。(1分)
7、⑴全诗抓住一个“翠”字来写。前两句写江岸之山。夹岸青山参差披拂,青翠欲滴。首句比喻传神:近山风吹拂动之姿恰与春云的变幻相似,远山雾气阻隔浓淡深浅相间,浅淡似轻烟几痕,有无限媚态。后两句写翡翠似的江水。江水因夹岸青山的倒映而绿,在夕阳的余晖下,粼粼的翠光跃上了船舷,一直向人的衣襟扑来。这样山水景色,实在是美极!(3分。须结合诗句分析,评析山水翠绿和情趣。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⑵纪诗有画面的色彩感和动态感。夕阳的余晖,碧如翡翠、莹澈似镜的江水,船在玉镜中行,碎玉敲打着船舷,波光荡漾,绿影四射,翠光随船扑上人来。想象丰富,立意新巧。王诗写苍绿色的青苔,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景色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宁静又有生命动感的意境。(5分。可任选一句,赏析绘景抒情的特点。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8、(1)一个身游宦海、倦于仕途,转而心系田园、难舍书琴且满心苦楚难言的封建老吏的形象。(2)作者用大实话说出自己难以摆脱名缰利索的痛苦,更向世人发出告戒: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为功名所困。
9、(1)岑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所带来的萧条衰败及昔盛今衰的慨叹。(2分)
李诗表达了作者对帝京的怀念及有家归不得的痛苦失望心情。(2分)
(2)两诗的抒情方式都是含蓄委婉的(答“间接抒情”也对)。(2分)岑诗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乱鸦夕照与春花怒放极不和谐的画面表达思想感情。李诗即景生情,作者通过登楼所见抒发内心的感受。(2分)
10、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一、二句动静结合,给人一种宁静感;三四句,写月下荞花如雪,着色淡雅,全诗意境宁静恬淡。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一二句写夜不成寐,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地迁恨明月,说明月故意与人作对,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意境凄清孤寂。
11、不相同。因为:前“醉”:梅花的娇美姿色使人乐赏,雪缀琼枝、月照梅花的清新意境使人迷恋,劝人饮醉,表达的是依恋梅花、欣喜春信的陶醉喜悦的感情;后“醉”:年年都醉,却是伤心泪,是感伤自己天涯海角漂泊不定,感伤世事动荡变化、岁月流逝,而人已衰老。
12、(1)流水 白云
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13、⑴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4分,各2分)
⑵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4分,各2分)
14、(1)借助“锦书”“飞鸿”等意象描写了一幅游子思乡图:两岸渺渺相隔,音信难递,词人柔肠寸断,泪水难受,不敢登上高楼远眺家乡。(2分)表达了词人思乡之情。(2分)
虚实相生。(1分)上片实写词人愁肠百结,归泪难收之痛;下片借用梦境渲染思乡之苦。(2分) (回答“借景抒情”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