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渗透案例〔义勇军进行曲〕(精选范文7篇)

时间:2022-07-08 德育论文 点击:

案例:汉语词语案例:200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德育渗透案例〔义勇军进行曲〕7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德育渗透案例〔义勇军进行曲〕7篇

【篇一】德育渗透案例〔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革命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34年春,上海电通公司为了支援抗日救亡,聘请田汉写了一个文学剧本,田汉创作了名为《凤凰的再生》的剧本梗概,但就在影片筹拍之时,田汉被反动当局以“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夏衍把田汉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的同意后,将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1935年2月,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一段歌词,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聂耳得知后,主动要求谱曲并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

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又修改了《风云儿女》主题歌的初稿并三次修改歌词,曲谱定稿后,寄回中国。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便在“进行曲”3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3个字,歌曲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成唱片,于1935年5月16日公开发行。

【篇二】德育渗透案例〔义勇军进行曲〕

听《义勇军进行曲》有感

虽说不想流行歌曲那样时时听在耳际,挂在嘴边;虽说不会受到广大歌迷狂热的喜爱和追随,但每当它那激魂荡魄的曲声响起时,哪一个中国人,哪一个炎黄子孙不是肃然起敬,激动万分呢?

是的,它就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那烽火不断的乱世中,两位优秀的爱国词曲作家—田汉和聂耳用慷慨激昂的言词和雄浑壮丽的乐声,用为国献身的勇气和精神谱写了它,自此,这战斗的歌声时刻回荡在神州大地,激励中华儿女浴血奋战。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我,每每以发自内心的歌唱伴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中荡漾起幸福和自豪。而每当从电视中看到我国领导人出访,他国上空同样响起那豪壮之音时,总会从心底感到这是中华的声音在向世界宣告他来自于一个伟大的国家。

当然最使人激动的莫过于体育健儿夺冠之际,那是几年前,在我们小院中唯一有电视的人的家里,满满一屋人的心随着排球落地的声声脆响而共同上下起伏,交替收缩......当女排姑娘们拥抱在一起时,小屋内沸腾了。昔日一本正经的大人们一改往日的威严与孩子们一起欢呼雀跃。熟悉的乐声又在耳边响起,顿时淹没了满屋欢笑。所有的人都直视屏幕,所有的人脸上漾起无法抑制的激动。此时无声胜有声,十几亿的人的心融合了。我想,如若我能使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庄严地响起在世界上空,想必激动的心情比现在更甚。那将是一次感情的升华,是最庄重最伟大的时刻。

尽管有人在追随流行音乐的同时遗忘了它,尽管有些不肖子孙不但对过去的艰苦岁月甚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屑一顾,但我仍然爱它并为之骄傲。我愿它的声音更嘹亮、更强劲、更光彩万丈。只要你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又怎能不这样想呢?但愿那些不肖子孙多听它,多唱它,直至唱出一个有良知的人的感情。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中华民族必将在这改革之际同样地站起来,勇敢地站起来!

【篇三】德育渗透案例〔义勇军进行曲〕

934年春,上海电通公司为了支援抗日救亡,聘请田汉写了一个文学剧本,田汉创作了名为《凤凰的再生》的剧本梗概,但就在影片筹拍之时,田汉被反动当局以“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夏衍把田汉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的同意后,将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1935年2月,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一段歌词,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聂耳得知后,主动要求谱曲并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3] 

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又修改了《风云儿女》主题歌的初稿并三次修改歌词,曲谱定稿后,寄回中国。[4]  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便在“进行曲”3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3个字,歌曲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成唱片,于1935年5月16日公开发行。

【篇四】德育渗透案例〔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

编辑 锁定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革命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2]  2004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文名称

义勇军进行曲

外文名称

March of the Volunteers

歌曲时长

0:46(演奏一遍)

发行时间

1935年

歌曲原唱

合唱

填    词

田汉

谱    曲

聂耳

编    曲

聂耳

音乐风格

进行曲

歌曲语言

汉语

目录

1 创作背景

2 歌曲歌词

▪ 1978年—1982年

▪ 1949年—1978年、1982年以后

3 歌曲鉴赏

4 歌曲MV

5 社会影响

▪ 影响

▪ 国歌

▪ 使用情况

▪ 中国大陆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

▪ 奏唱礼仪

▪ 法律规定

6 获奖记录

7 重要演出

8 作者简介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背景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谱

1934年春,上海电通公司为了支援抗日救亡,聘请田汉写了一个文学剧本,田汉创作了名为《凤凰的再生》的剧本梗概,但就在影片筹拍之时,田汉被反动当局以“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夏衍把田汉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的同意后,将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1935年2月,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一段歌词,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聂耳得知后,主动要求谱曲并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3] 

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又修改了《风云儿女》主题歌的初稿并三次修改歌词,曲谱定稿后,寄回中国。[4]  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便在“进行曲”3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3个字,歌曲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成唱片,于1935年5月16日公开发行。[3-4] 

义勇军进行曲歌曲歌词

编辑

义勇军进行曲1978年—1982年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前进!前进、进![5] 

义勇军进行曲1949年—1978年、1982年以后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6] 

义勇军进行曲歌曲鉴赏

编辑

这是一首极富于创造性的歌曲。这首进行曲在战争年代曾激励着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去战斗。[7]  作曲家以巨大的激情投入此歌的创作。成功地把这首散文诗般的歌词,按照音乐的规律,处理得异常生动、有力和口语化;在旋律创作上,他既吸收了国际上革命歌曲的优秀成果和西欧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又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而使此歌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发挥其战斗作用。 更增强了歌曲的战斗气氛。我们还可以从中窥见全曲所采用的音阶、调式和音域概貌。前奏虽然短小,但却蕴含着整个歌曲情感和旋律发展的基础,这是很值得我们在欣赏中加以注意和分析的地方。歌曲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这一进行贯穿全曲,曲末并作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聂耳根据歌词分句的特点,把这首歌曲处理成由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所形成的自由体结构。虽然每个乐句的旋律、结构都各不相同,但乐句与乐句之间,衔接紧密,发展自然,唱起来起伏跌宕、浑然一体。歌词第一、二句都是带有号召性的。作曲家把这两句旋律按“5—1—3—5”的上行趋势处理,特别是节奏的安排,采用了后半拍起句,更能给人以紧迫感。歌曲由第二拍弱起,并作四度上行跳进,显得庄严雄伟而又富有推动力。 歌词第三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全部歌词中最重要的警句。聂耳在这里不仅运用了全曲中的最高、最强音,而且创造性地在“中华民族到了”之后,突然休止半拍,从而使“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得到突出的强调。我们似乎听到了曲作者在奋力呐喊、疾呼!这一字一音都包含着号召人民奋起挽救祖国危亡的情感和力量。[7] 

【篇五】德育渗透案例〔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背景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时,所属19万东北军,除部分爱国官兵参加抗日义勇军外,一部退入关内,一部投敌,致使日军仅用不足半年时间,迅速占领东北三省省会及主要城镇。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号召群众进行武装抗日。东北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警察部队的部分官兵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这些武装部队无统一领导和编制,各自具有相当独立性;军费靠自筹或全国人民捐助;主要用轻武器乃至大刀长矛,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样式打击敌人。义勇军高举“誓死抗日救国”、“还我河山”的旗帜,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军展开英勇的武装斗争。

【篇六】德育渗透案例〔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

;

【期刊名称】《当代学生》

【年(卷),期】2005(000)0Z3

【摘要】<正>1935年3月,人民音乐家聂耳开始谱写《义勇军进行曲》。此曲是电通公司拍摄的一部反映东北人民拿起武器抗日的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一首插曲,由田汉作词。在完成初稿后,聂耳就离开上海东渡日本。

【总页数】2页(P.85-86)

【关键词】东北人民;人民音乐家;东渡日本;聂耳;风云儿女;日本侵略者;义勇军进行曲;电通;田汉;民族精神

【作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K265

【相关文献】

1.回荡在美利坚合众国上空的《义勇军进行曲》 [J], 彭震尧

2.《义勇军进行曲》歌名刍议——以歌曲集《救亡曲进行曲》为重点的考察 [J], 杨春霞

3.《义勇军进行曲》的姊妹篇——评《救亡进行曲》 [J], 傅庚辰

4.中华民族高昂的号角——简介《义勇军进行曲》 [J], 马臻

5.义勇军与《义勇军进行曲》 [J], 赵杰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篇七】德育渗透案例〔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赏析

郭骞骏

【期刊名称】《青春岁月》

【年(卷),期】2013(000)016

【摘要】《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国人民的战歌.词与曲都充分体现了伟大中华民族的英雄气质.本文从时代背景、创作技巧、社会功用三方面对歌曲进行了赏析.

【总页数】1页(98)

【关键词】《义勇军进行曲》;聂耳;国歌

【作者】郭骞骏

【作者单位】川外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音乐学院,重庆404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义勇军进行曲》歌名刍议——以歌曲集《救亡曲进行曲》为重点的考察 [J], 杨春霞

2.《义勇军进行曲》的姊妹篇——评《救亡进行曲》 [J], 傅庚辰

3.红色歌曲的审美赏析 ——以《我的祖国》《义勇军进行曲》《十送红军》为例 [J], 侯婷

4.义勇军与《义勇军进行曲》 [J], 赵杰

5.关于东北义勇军和《义勇军进行曲》发祥地的探讨 [J], 张桂芝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热门标签:
《关于德育渗透案例〔义勇军进行曲〕(精选范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关于德育渗透案例〔义勇军进行曲〕(精选范文7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